公示
根据《关于开展“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”推报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经各二级学院推荐、校级评选,拟推荐张晓茜同学为2023年度“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学金”奖励人选,现予以公示。公示时间从2024年4月15日起至2024年4月19日止。如对被公示内容有意见,可通过信函、电话等方式在公示期内向校团委反映。
联系人:何镇帆
联系方式:0871-65937150
邮箱:ynysxytw@163.com
附件1
个人简历
我叫张晓茜,女,土家族,湖南怀化人,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。三岁时因病落下肢体二级残疾,凭借自强不息的坚韧毅力恢复部分自理能力。现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、院心理健康工作室艺术疗愈小组负责人。我热爱生活、积极乐观、严格要求进步,从不因身体不便而自怨自艾。从小到大,无论是成绩排行,还是各大征文榜单,演讲台,乃至学校活动的策划我都积极而活跃。由于从小受到国家的鼓励和社会的帮扶,进入大学后我更加努力奋斗。在保证自己的专业课程平均分90以上,综合素质测评位于年纪前列的同时,我积极投入志愿服务方面,参加过云南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,也曾跟随艺术管理学院党总支去到万溪冲社区举办梨花树下的画展;深入基层,积极参与“返家乡”志愿服务工作;为了探索当代社会心理健康与卫生健康问题,自学心理学,探索艺术与疗愈相关科研知识,在学校成立艺术疗愈小组,面向同学定期开展体验活动;2023年参与了“昆明市星宇心智障碍家庭支持赋能计划”;于2024年联合发起了“艺起爱你”心智障碍家庭艺术疗愈陪伴计划,每周六以志愿者的身份,以艺术疗愈的方式引导心智障碍儿童及他们家庭。始终坚持以阳光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,去感染身边的人,自强不息,勇敢前进。
附件2

附件3
三岁时,我突发急性脊髓炎,全身瘫痪。医生说,重则抢救无效,最理想的状态是终身轮椅。随后的时间我在当地的儿童医院度过了四年炼狱般的生活。正是这些惨不忍睹的康复训练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,塑造了我积极向上的性格,我打破了医生说我会一辈子坐轮椅的诊断。2009年,我带着残缺的身体踏进了我梦寐以求的校园。因为中枢神经受损,我有少数的生理后遗症,每双鞋也穿不到一个月就会被踢破;在整个小学阶段,我每天晚上都要做两个小时的康复训练。
进入初中后,我依然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,同时也展现出了超强的综合素质,组织校园里的各大文艺活动是我的常态;在2016、2017两年的沅陵县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中,我荣获特等奖。我被推荐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“圆梦女孩”活动,在“第十一个国际女童日暨圆梦女孩北京行总结会”中代表湖南省发表自己的感言;同年,我又荣获“怀化市最美孝心少年”称号;2018年我又被怀化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推荐至湖南省,荣获“新时代湖南好少年”、“湖南省立志成才好少年”。
在殊荣备至的同时,我并未忘记自己的学业和梦想。高一时我开始一边学习文化课程一边学习美术。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梦想的大学——云南艺术学院。进入大学以后,我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,认真对待所有课程的学习,积极联系老师、请教师哥师姐,面对专业知识保持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,严谨完成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学习任务。由此我的专业课成绩保持平均分90以上,综测位于年级前列;在思想上,我积极要求进步,自大一时主动申请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一职,我协助老师做好团支部的各项工作,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并光荣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。同时,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,我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,例如演讲比赛、心理情景剧比赛、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、寒暑假公司实习,均获得奖项或“先进个人”;我投身志愿服务,先后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、参与万溪冲志愿服务活动、昆明市青少年健康中心志愿服务活动、昆明市星宇心智障碍家庭支持赋能计划。由于我的不懈努力,我荣获了2022年 云南艺术学院校级一等助学金;2023年云南艺术学院心理情景剧二等奖、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团辅活动三等奖、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“二十大精神“演讲比赛第一名、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”歌颂红土地“演讲比赛二等奖、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阅读PK赛“学习达人”、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活动“优秀学员”等。云南艺术学院2023年度“优秀共青团员”;2024年 拟推荐获评第五届云南省“百名大学生自强之星”。
身体虽然有残疾,但我却有着健康、阳光的心理。在大学的理论学习、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同时,我也在思考,自己可以为社会、为他人做些什么?于是,我开始接触“心理健康”这一领域,了解“艺术疗愈”这一新兴学科。目前,我已经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艺术疗愈小组,定期邀请专业的老师来到学校开展艺术疗愈公益服务、普及相关理论知识。我也积极对接服务校外公益机构,参与,每周六都会以志愿者的身份,以艺术疗愈的方式引导心智障碍儿童和他们的家庭。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”,这个时代对于青年给予了厚望,努力成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我想,“信胜于言,行更胜于言”,纵然奋斗之路布满荆棘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也会将愿景效力在行动,成效在行为,以残缺之我,追随不断发展的时代